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主导全球的风险情绪。过去的三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暴跌愈600点。澳元、纽元等风险货币从近期高点回落。本周一,避险资产如黄金、美元指数等表现出色。
在国内抗疫不力和经济衰退的双重打击下,特朗普的选情岌岌可危。他通过一贯的口无遮拦和疯狂甩锅的表现,民调“成功”落后拜登5个百分点(RealClear Politics)。选举需要新的突破口,而美国本土的疫情蔓延需要“替罪羊”,在此背景下,“中国议题”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前的竞选策略之一。上周特朗普不断加码谴责中国对疫情的隐瞒和处理不力,同时威胁对中国加征关税。国务卿蓬佩奥强调有“充分的证据显示病毒来源于武汉实验室”。
在对华政策上,我们猜测特朗普政府的剧本可能会如此展开:首先责令情报部门彻查以前来源和中国对初期疫情的瞒报,随即鼓动国会通过立法剥夺或限制中国的“主权豁免权”,为民间和政府向中国提出诉讼赔偿创造条件和舆论氛围,最后通过贸易战和关税威胁逼迫中国就范。所谓的“追责”和“索赔”的最终结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特朗普需要的只是舞台和曝光率,在舆论造势的过程中巩固其基本盘并拉拢因疫情而改变阵营的选民。
受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影响,上周五离岸人民币暴跌500多点(USDCNH上升)。周一开盘后更是最低触及7.1556,接近3月19日的阶段性低点7.1649。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USDCNH)日线图
从日线图上看,汇价短期上升势头过快,已经击穿布林带上轨(蓝色),并且和随机震荡指标形成顶背离(红色),短期面临回调压力。上行动能减弱且缺乏美国进一步“惩罚”措施的细节的情况下,汇价可能走低至20天均线即布林带中轨7.0841一线寻找支撑。
基本面方面,中国在连续两个月录得贸易逆差之后,三月份实现了19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其中近三分之二是来自于美国。如果美国一旦重新加征关税,开启贸易战2.0版本,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减少甚至转为逆差,从而给人民币汇率造成压力。在这种假设下,汇价预计将迅速突破前高7.1649,剑指7.1957。同时也不能忘了,中国央行还可以通过调节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来引导汇率的适度贬值,对冲关税的影响。关注明天的中间价,寻找未来汇率走势的端倪。
当然,我们也很难看到人民币过度贬值的情况发生。在后疫情时代,反全球化浪潮势将盛行,各国都试图重新构建各自国内的供应链,此时过度的贬值正好成为了外资加速转移的契机。另外,人民币过度贬值将严重影响购买力水平,不利于通过内续消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
回到关税威胁本身,特朗普的终极目的是赢得选举,他要做的是最大化政治筹码,同时最小化经济损失。在全球抗疫还未成功且经济即将遭遇严重衰退的时候,全球最大的两大经济体再次爆发贸易战显然不是美国的最优选项,甚至不是一个合理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