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价合约(CFD)是复杂的工具,由于杠杆作用,存在快速亏损的高风险。81.3% 的散户投资者在于该提供商进行差价合约交易时账户亏损。 您应该考虑自己是否了解差价合约的原理,以及是否有承受资金损失的高风险的能力。

USDCNH

USDCNH突破7.2“红线”,PBoC是否准备好采取行动?

Dilin Wu
研究策略师
2024年4月4日
从3月12日至3月22日,USDCNH从7.18上涨至7.28左右。特别是3月22日当天,货币对收涨超500点,人民币明显走软。截至目前,虽然汇率略有回落,但依然在7.2的上方徘徊,比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修正的中间价7.0950高出约1.5%。
Preview

此前7.2一直是中国方面考虑外汇市场干预的“警戒线”水平,但现在看来,货币当局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CNH的适度贬值。在中国经济尚未完全从疫情中恢复,房市困境和利率压力依然尚未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外汇政策的适度宽松可能是有利的。

CNH走软的原因

从中国国内的状况来看,最近的经济数据展现出一些向好趋势,比如3月份制造业PMI在近半年以来首次落入扩张区间,对外贸易规模扩大。高于预期的数据发布提振风险市场表现,CN50和CSI300震荡上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包括房地产调整、弱家庭消费和通缩压力等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想要在短时期内提到投资者信心有一定挑战性。再加上国内股市情绪稳定、掉期市场美元短缺导致干预成本提高,货币当局进行利率修正的动机似乎也略显不足。

从外部情况看,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对其他经济体购买力变化的反应相当敏感。欧洲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Markit制造业PMI自2022年7月开始一直在50以下,日本的情况类似,而澳洲自去年年初以来,制造业指数也一直在扩张/收缩线附近徘徊。如果全球范围内制造业规模持续缩小,中国的出口问题值得担忧。

除此之外,中美利差也是影响CNH走向的一大重要因素。近期美联储官员的讲话相较之前增加了一些鹰派倾向,从“肯能在通胀回归到2%的目标前开始降息”,到“更少的降息次数,或者更晚开始宽松”。市场由此预期美联储可能保持更长时间的高利率,美元表现收到支撑。而中国方面从去年至今推出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利率政策的差异现阶段让CNH相对缺少吸引力。

总的来说,虽然中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内部问题有待解决,对外出口面临潜在挑战,中美利差短时间内不会收窄。不管是从投资者信心还是利率角度看,CNH的利空因素占据主导。

行情还会持续多久?

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外汇干预一直在做权衡:即保持宽松到足以刺激增长,但又要适度紧缩避免资本外流,防止市场恐慌。CNH持续贬值会打击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长期来看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不符。同时如果CNH走弱还可能会波及到股市表现并且降低国债吸引力,所以央行势必会出手干预。

从之前的情况看,在CNH贬值时,中国当局一方面会加强汇率修正,另一方面也采取了资本管制和国有银行美元销售等措施。我们已经看到USDCNH从3月下旬的局部高点有所回落,但从方向性来讲,如果市场推迟对美联储降息的定价,那么USDCNH的下跌将会很困难。

汇率的具体走向还要看货币当局对货币对稳定在7.2下方是否持坚定信念,还是寻找新的均衡。

四月的政治局会议值得关注。但是考虑到去年GDP增长为5.2%,超过官方5%的增长目标,并且受基数效影响,第二季度GDP增速大概率还会在此基础上提高,所以这次政治局会议上出现额外政策宽松的可能性降低。换句话说,CNH有望受到一定支撑。

PBoC下一步将如何行动?

PBoC的外汇干预举措给能够在当时迅速将汇率带回目标区间,但是市场对央行的流动性注入缺乏敏感性,我们在上文所提到的内部经济挑战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再加上目前外部环境相对低迷,我认为中国央行会进行适当的货币宽松,比如再次降准,或者央行购入国债。

中国方面也在提振经济表现方面做出积极努力,比如取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加征关税以刺激进口,以及放款购车贷款比例以刺激国内消费等。同时,习主席于上周传罕见地会见了美国工商界代表,同时放松了跨境数据传输规定,反映出中国始终对外资和外企敞开大门的意味还是相当明显的。这些举措有利于从根本上拉动需求,提高资本流入中国的信心,间接提振CNH表现。

总体而言,从中国当前的状况和国际经济形势来讲,将USDCNH汇率修正区间逐渐提高,似乎是更有利的选择。但是从本质上说,恢复经济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才是长期保持CNH币值稳定的合理方式。

这里提供的材料并未根据旨在促进投资研究独立性的法律要求进行准备,因此被视为营销沟通。尽管不受任何关于在投资研究传播之前进行交易的禁令,我们不会在向客户提供信息之前寻求任何利益。

Pepperstone不保证这里提供的材料准确、最新或完整,因此不应依赖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无论来自第三方与否,不应被视为推荐;或者买卖的要约;或者购买或出售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或者参与任何特定的交易策略。它不考虑读者的财务状况或投资目标。我们建议阅读此内容的任何读者寻求自己的建议。未经Pepperstone批准,不得转载或重新分发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