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互聯網、網約車、教育培訓、外賣平臺等行業先後受到監管政策的影響股價大幅下挫。由於港股擁有較大的境內科技公司的風險敞口,因此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恒生指數一度創下9個月以來新低,恒生科技指數較峰值最高下跌了45%。在尚不確定監管風暴是否將席卷更多行業之前(如遊戲、地產、醫療等),港股可能將面臨更高的波動。
而此時,Pepperstone即將上線的百只港股差價合約或許將完美的契合當前的市場投資需求。因為差價合約具有杠桿優勢,且成本較低,因此無論您是押註相關股票短期的反彈,或是看衰某些行業的長期走勢,都可以通過我們的MT5平臺進行多空雙向交易。
可供交易的港股包括了:阿裏巴巴、騰訊、京東、小米等互聯網巨頭;中國移動、中國中鐵、中信等紅籌股;中國平安、中石化、工農中建等H股;長和、新鴻基、港交所等香港本地上市公司;以及匯豐控股等國際公司。
如果您還不了解港股,或者對港股投資還有所疑慮的話,以下是我們列出的五個交易港股的理由供您參考。
對於境外投資者來說,由於資本市場的限製,想要直接獲得中國內地市場的風險敞口並不容易。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資龍頭企業在香港上市,依托中國大陸並面向全球資本的港股被視為布局中國優質核心資產的絕佳途徑。
據港交所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底,在香港上市的中資股(H股、紅籌股、民營股)總共有1319只,占港股總數量超過50%,市值占比超過80%。
其中除了家喻戶曉的互聯網巨頭,更有許多尚未登陸A股的新經濟(非必須消費、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和稀缺板塊(博彩、物業管理、特色醫療)的領軍企業。造車新勢力中,繼小鵬汽車在香港完成雙重上市之後,理想和蔚來也在積極尋求回歸。
盡管監管風險短期有所升高,但其根本目的是打擊壟斷、促進行業的公平和可持續發展,並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因此長遠來看有望對中資股和港股形成積極的影響。
在疫情後全球經濟復蘇的進程中,對於那些想要最大程度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的機構或個人投資者來說,沒有理由忽略對港股資產的配置。
2020年,港交所510億美元的IPO融資規模高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納斯達克的570億美元,其中99%的融資額來自於中資企業。
港交所2018年對上市製度進了改革,2021年初再次大幅放寬了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限製。近兩年吸引了包括阿裏、京東、百度、攜程、嗶哩嗶哩在內的數十只中概股回歸。
此外,在美國不斷收緊對中概股的會計審查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同時,中國要求數據密集型企業境外上市之前必須申報網絡安全審查並獲得證監會批準。面對更艱難的海外上市之路,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優質資產會通過二次上市的方式回流香港,這將進一步豐富港股投資標的,吸納增量資金持續流入,提升港股市場的活躍度和全球吸引力。
去年港股主板市場總成交額創下歷史新高的32萬億港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近50%。其中中資股貢獻了85%的每日成交額。
港股通自2014年啟動以來,為內地投資者投資港股提供了橋梁,南向資金近年來不斷增長。今年上半年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超過4600億港元,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規模,全年有望突破8000億港元。
2020年港股通的成交額約為5.5萬億港元,盡管與此前創下最高紀錄的2018年相比幾乎翻倍,但也僅占港股全年總成交額的17%左右,上升空間巨大。
目前的港股通名單的覆蓋率僅約20%(市值比重卻達到70%左右)。如果未來有更多重量級中資股被納入港股通,資金流入和成交額有望大幅提升。
恒生指數目前的市盈率為16倍左右,略高於14倍的歷史平均水平,相比歐美股市來說具有一定的估值優勢。另外,AH股溢價指數約137,處於近5年來的相對高位。這意味著那些兩地同時上市的股票中,其A股價格相比H股有37%左右的溢價。
當估值優勢疊加目前全球超級寬松的流動性支撐和逐漸穩定的宏觀環境,有望營造一個對港股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香港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著高度成熟和健全的金融製度。
在過去的十年,港股行業分類指數的修訂和權重變化充分反映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潮流。傳統的金融、地產和能源行業的市值不斷縮水,而資訊科技和醫療保健的市值則大幅提升。
恒生行業指數近十年市值權重變化
根據港交所《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19》,2019年港股的交易占比中,個人投資者僅占20%,其余都來自為機構和做市商,機構的參與度遠超A股市場。
機構投資者更偏向於價值投資和長期持股,再加上港交所成熟的做空機製和豐富的衍生品抑製了過度投機,因此港股相對A股來說更加的穩健和理性。
不論您對未來港股走勢持有何種觀點,都可以通過Pepperstone輕松開啟港股差價合約交易,充分把握市場波動中潛在的交易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