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價合約(CFD)是複雜的工具,由於槓桿作用,存在快速虧損的高風險。81.3% 的散戶投資者在與該提供商進行差價合約交易時賬戶虧損。 您應該考慮自己是否了解差價合約的原理,以及是否有承受資金損失的高風險的能力。

US500

美聯儲祭出組合拳!股市醞釀巨變?—— 2022美股展望

2022年1月11日
美聯儲12月的會議紀要已經流露出比預期更早更快加息的信號,並且考慮在加息開始後縮減8.7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

美聯儲祭出組合拳!股市醞釀巨變?—— 2022美股展望

美聯儲12月的會議紀要已經流露出比預期更早更快加息的信號,並且考慮在加息開始後縮減8.7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

這一套正在醞釀中的「組合拳」令股市投資者措手不及,美國三大股指在2022年的第一個交易周慘淡收官,其中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重挫4.5%。

加息前置

其實在12月決定加速削減每月的購債規模(松油門)後,加息(踩剎車)就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只不過此前預期中的首次加息是在今年6月。但在上周紀要出爐後,3月的加息概率已經超過80%,2022全年更是預計有3次以上的加息幅度。高盛最新的全年加息預估上調到了4次。

加息前置一方面暗示了本輪加息的速度可能會快於上一次的加息周期(當時平均每個季度一次加息)。另外一方面,也是為盡快開始縮表留出足夠的時間窗口。

為何要縮表

目前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占GDP的比重高達37%,遠高於上一個周期的22%。而逆回購工具持續在萬億美元以上的使用量也證明了過剩的流動性。

同為緊縮政策的工具,市場對縮表的預期能部分緩解美聯儲身上的加息壓力。而相比於加息,縮表一定程度上能限製收益率曲線平坦化的趨勢,可以避免因短時間內連續加息導致曲線倒掛這一極端情況的出現。

但具體如何使用這些工具,美聯儲還是會根據通脹和就業等經濟數據來做最後的決策。

美股短空長多?

以上個緊縮周期為例,從2015年底的加息到2017年10月正式開始縮表,當中經歷了近兩年的時間來讓市場消化預期。而從上周開始,市場突然意識到今年加息和縮表可能會同步進行,這不僅不在此前的預期之中,在歷史上也是從未發生過的。

在新的預期逐漸醞釀產生並且升溫的階段,市場的短期波動往往最為劇烈,因為此時通常會有一個對資產重新定價的過程。最近美債收益率的快速上行和美股的下跌就是非常的明顯的例子。

NASDAQ100

但從更長的周期來看,一旦當市場已經充分計價了新的預期之後,貨幣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對股市的沖擊會逐漸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增長、宏觀環境和企業盈利等因素。

無論是在2015-2018年的加息周期,還是在2017-2019年的縮表期間(下圖紅框:當時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4.47萬億美元降至3.76萬億美元),標普500指數總體都能保持穩定增長,僅在2018年第四季度出現了較為明顯回調。

標普500(橙) vs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藍)

顯然,在流動性退潮之後,美股在2022年的走勢更多的還是要回歸於經濟基本面。

風格轉換

雖說在美聯儲首次加息之前美股的動蕩似乎難以避免,但市場中的風格切換還是會醞釀新的機遇。

成長股在過去兩年顯著受益於寬松的流動性和較低的無風險利率而風光無限,而這樣的局面在加息預期下恐怕難以為繼,價值股已經逐漸開始展露頭角,轉變已經悄然開始。

下圖顯示,在美國10年期收益率(橙)回升的同時,羅素1000價值指數和羅素1000成長指數的比率(藍)已經擺脫了歷史底部區域升至3個月新高。考慮到目前價值指數的估值遠低於成長指數,更增添了前者的優勢。

作為風格轉換的另一個參考指標,可以觀察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與「女版巴菲特」凱瑟琳伍德的ARKK Innovation ETF的價格對比。股神穩健的價值投資不禁讓人感嘆「姜還是老的辣」。

在行業板塊選擇方面,摩根大通的分析給了我們進一步的參考。金融、工業、能源和原材料行業在過去5年和美國的實際利率具有高度正相關性。

而彭博的數據顯示,去年投資回報率居前的ETF主要集中在油氣開采、房屋建築、房地產、大型銀行等領域,漲幅都在100%以上。這些也是今年我們可以繼續重點關註的。

科技巨頭

在個股方面,不得不提的還是大型科技股。盡管存在估值過高和市值過於集中等問題,但由產業趨勢和技術變革所引領的企業發展,都能讓這些行業巨頭無論是在疫情期間還是在經濟增長周期中始終保持絕對優勢(甚至壟斷地位)。

如果說健康的財務狀況是這些科技公司的「護城河」可以抵禦一切市場風險,那這些大型科技股本身就是大盤最堅固也是最後的「堡壘」!



做好交易準備了嗎?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隨時開始交易。我們簡單的申請流程僅需幾分鐘便可完成申請。

這裡提供的資料並未根據旨在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法律要求進行準備,因此被視為市場營銷溝通。儘管它不受任何在投資研究傳播之前交易的禁制,我們不會在向客戶提供資料之前尋求任何優勢。

Pepperstone不代表這裡提供的材料是準確、及時或完整的,因此不應依賴於此。這些資訊,無論來自第三方與否,不應被視為建議;或者買賣的提議;或者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招攬;或參與任何特定的交易策略。它不考慮讀者的財務狀況或投資目標。我們建議閱讀此內容的讀者尋求自己的建議。未經Pepperstone的批准,不允許複製或重新分發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