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緒是什麼?如何運用市場情緒進行交易?
市場情緒(Market Sentiment)反映了交易者對市場的整體看法,即他們是看漲(樂觀,Bullish)還是看跌(悲觀,Bearish)。市場情緒交易的核心在於識別這些趨勢,並利用它們來指導交易決策,通常透過順勢交易(Momentum Trading)來捕捉市場動能。

市場情緒的作用
市場情緒影響著金融市場的價格波動,是驅動市場變化的重要因素。它受到經濟數據、財報、公佈的政策、國際局勢和市場預期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當市場看漲時,投資者情緒偏向樂觀,普遍認為價格將上漲。相反,當市場看跌時,投資者則悲觀,預期價格會下跌。市場情緒通常透過價格走勢與各類市場情緒指標來衡量。
市場情緒與市場分析(基本面與技術面)有何不同?
市場情緒不同於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與技術面分析(Technical Analysis),因為它更關注投資人的心理與行為模式,而非客觀數據或歷史價格走勢。
- 基本面分析:基於經濟數據、企業財報、市場估值等因素來評估資產的內在價值。
- 技術面分析:透過圖表、歷史價格模式和技術指標來判斷市場趨勢與買賣時機。
- 情緒分析:關注市場參與者的情緒變化,例如恐懼與貪婪,來預測市場可能的走向。
市場情緒可以影響資產價格的短期波動,尤其在市場極端樂觀或悲觀的情況下,價格往往會被推高或壓低至非理性區間。
影響市場情緒的因素
市場情緒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
- 經濟數據:GDP增長、通膨率、就業報告等經濟指標影響市場對經濟的預期。
- 央行政策:利率變動與貨幣政策(如量化寬鬆或緊縮政策)影響市場的投資與融資成本。
- 國際政治與地緣風險:戰爭、大選、貿易談判等全球事件會影響投資人的市場信心。
- 企業財報:企業獲利狀況影響產業與市場的整體情緒,財報利好會帶來市場樂觀情緒,財報不佳則可能引發市場拋售。
- 新聞與媒體:即時新聞與市場評論可能強化市場情緒,放大投資人的反應,特別是在重大事件發生時。
- 技術指標:價格趨勢、交易量和技術形態(如相對強弱指數 RSI、移動平均線 MA)能夠幫助衡量市場的買賣壓力。
市場情緒如何反映投資者的情緒?
市場情緒直接反映投資者的集體情緒——無論是樂觀、恐懼還是貪婪。當市場參與者對未來充滿信心時,價格往往上漲;相反,當市場瀰漫不確定性或恐慌情緒時,投資者會拋售資產,導致價格下跌。理解市場情緒背後的心理驅動因素,能幫助交易者預測潛在的價格波動。
新聞與社交媒體如何影響市場情緒?
新聞與社交媒體在塑造市場情緒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能夠迅速傳播影響投資者決策的信息。突發新聞可能引發市場的即時反應,激發樂觀情緒(看漲)或恐慌情緒(看跌)。社交媒體則進一步放大這種影響,快速傳播市場觀點、未經證實的消息及分析,往往強化市場參與者的情緒反應,進而影響市場走勢。
-min.jpg)
舉例來說,2020年11月18日,英國《金融時報》(FT)的一位記者在推特上爆料,輝瑞-BioNTech的新冠疫苗有效率達90%,這則消息迅速點燃了全球市場的樂觀情緒。當天,道瓊工業指數大漲超過800點(見上方圖表),而旅遊和酒店業的股票也大幅上揚。整體而言,這項公告成為市場情緒的轉折點,增強了投資者信心,並推動市場在接下來的數週乃至數月內走出強勁的多頭趨勢(見下方圖表)。
-min.jpg)
可用於衡量市場情緒的工具和指標有哪些?
市場上有多種工具和指標可用來評估市場情緒,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方法:
調查與民意指數
- 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衡量消費者對經濟的整體信心。
- 投資者情緒調查:例如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AAII)調查,分析投資者的多空情緒。
-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反映消費者對經濟的態度與預期。
市場情緒指標
- 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and Greed Index):CNN開發的綜合指標,衡量市場從「極度恐懼」到「極度貪婪」的情緒。極端貪婪可能預示市場見頂,而極端恐懼可能帶來抄底機會。
- 市場波動率指數(VIX):又稱「恐慌指數」,透過選擇權價格衡量市場對未來波動的預期。
- 買權/賣權比率(Put/Call Ratio):比較賣權與買權交易量,數值高可能代表市場偏向悲觀,數值低則表示市場樂觀。
- MOVE指數:衡量美國國債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反映市場對利率變動的預期與債券市場穩定性。
- 多頭百分比指數(BPI):顯示某個指數內發出買入信號的股票比例。高於70%通常代表市場情緒偏多,而低於30%則偏空。
技術分析工具
-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s):觀察50日、200日均線趨勢,以判斷市場情緒。
- 200日均線上/下股票比率:顯示交易價格高於或低於200日均線的股票數量。較高比例代表市場偏多,較低比例則顯示市場偏空。
- 相對強弱指數(RSI):衡量價格變動的速度與強度,判斷市場是否超買或超賣,從而反映市場情緒。
市場廣度指標
- 漲跌線(Advance-Decline Line, ADL):追蹤上漲股票與下跌股票的數量差異,評估市場整體強度。
- 新高/新低指標(New Highs/New Lows Index):比較創新高與創新低的股票數量,以衡量市場趨勢。
成交量指標
- 平衡交易量(On-Balance Volume, OBV):將價格與成交量結合,顯示資金流向與趨勢強度。
- 累積/分配線(Accumulation/Distribution Line):計算資金流入與流出某標的的總量,顯示市場資金動向。
- Smart Money Index(SMI):追蹤機構投資者(俗稱「聰明資金」)的資金流動方向,指標上升代表大戶看多,下降則表示市場偏空。
結合這些工具和指標,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市場情緒,幫助交易者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情緒指標如 CBOE 波動率指數(VIX)或買權/賣權比率如何運作?
VIX(波動率指數)
VIX 指數通常被稱為「恐慌指數」,用來衡量未來 30 天內 S&P 500 指數的預期波動率。
- VIX 高 → 代表市場恐慌情緒上升,不確定性加劇。
- VIX 低 → 顯示市場情緒穩定,投資者相對冷靜或過度自滿。
案例:2018 年市場修正期間 VIX 飆升
2018 年初,由於市場擔憂美國利率上升,美股出現劇烈修正。2018 年 2 月 5 日,VIX 指數飆升至約 37,創下歷史上單日最大漲幅之一,顯示市場極度恐慌。當天 S&P 500 指數暴跌近 10%,反映出市場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與避險情緒激增。

買權/賣權比率(Put/Call Ratio)
買權/賣權比率(Put/Call Ratio)用來衡量市場參與者對價格走勢的預期,比較賣權(Put)與買權(Call)交易量的比例。
- 比率高於 1 → 看跌情緒(Bearish Sentiment),表示賣權交易量大於買權,市場對價格下跌的擔憂增加。
- 比率低於 1 → 看漲情緒(Bullish Sentiment),表示買權交易量超過賣權,市場對價格上漲有信心。
案例:2010 年 8 月市場修正期間的買權/賣權比率飆升
在 2010 年市場修正期間,由於歐洲債務危機,投資者對市場走勢感到不安,買權/賣權比率飆升至 3.0 以上,意味著每交易 1 份買權,市場就有超過 3 份賣權 進行交易。
這一異常高的比率顯示投資者大規模採取避險措施,預期市場將進一步下跌,市場恐慌情緒達到極端水平。受此影響,S&P 500 指數在接下來兩週內下跌 6%,充分反映出市場對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

可以僅依靠市場情緒分析進行交易,還是應該結合其他分析方法?
市場情緒分析能夠提供市場整體情緒狀況的洞察,但單獨依賴它進行交易存在風險,因為它無法反映客觀的市場數據。
將市場情緒與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結合,能幫助交易者更全面地判斷潛在的趨勢變化或市場反轉,從而做出更明智的交易決策。
市場情緒指標的局限性
市場情緒指標雖然可以反映市場的多空情緒,但也有以下幾個限制:
- 主觀性:市場情緒受到投資者的情緒影響,有時可能是非理性的。
- 滯後性:情緒指標通常反映的是過去或當前市場狀況,未必能準確預測未來走勢。
- 誤導性信號:市場情緒可能過度樂觀或悲觀,導致假突破或假回調,使交易者誤判市場方向。
市場情緒如何影響價格趨勢與市場反轉?
當市場情緒達到極端時,往往會影響市場趨勢或觸發市場反轉。例如:
- 過度樂觀的市場情緒 可能導致超買,最終市場回調。
- 極端悲觀的市場情緒 可能形成超賣,促使市場回升。
因此,追蹤市場情緒的變化,有助於交易者及早識別潛在的趨勢變化。
基於市場情緒進行交易的常見策略
- 趨勢跟隨策略
- 交易者順應當前市場情緒(看漲或看跌)進行交易,直到出現市場反轉信號。
- 逆向交易策略
- 交易者選擇在市場情緒極端時進場交易,例如當市場情緒過度悲觀時買入,當市場情緒過度樂觀時賣出。
- 市場情緒反轉策略
- 交易者關注極端情緒指標(如VIX指數飆升或Put/Call比率過高)來預測市場反轉機會。
基於市場情緒交易時需要注意的風險
1. 情緒偏誤
- 市場情緒可能導致投資者感性決策,忽視數據驅動的分析。
2. 市場過度反應
- 交易者可能過度解讀新聞或事件,引發不必要的市場波動,並因市場迅速變化而產生損失。
3. 錯誤信號
- 市場情緒指標可能發出誤導性信號,使交易者基於錯誤判斷進場或離場。
4. 市場操縱風險
- 社交媒體、謠言或不實信息可能影響市場情緒,導致交易者誤判市場。
5. 時機錯誤
- 市場情緒可能與基本面因素不符,影響交易的入場與出場時機。
6. 流動性風險
- 在高度情緒化的市場中,流動性可能下降,影響交易執行效率,甚至導致無法以理想價格成交。
7. 短期思維
- 過度關注市場情緒可能使交易者忽略長期策略,在市場修正時面臨更高的損失風險。
8. 羊群效應
- 盲目跟隨市場情緒可能導致高位買入或低位賣出,與個人交易策略相矛盾,增加虧損風險。
9. 心理壓力
- 不斷監測市場情緒可能導致交易者產生焦慮,影響理性決策,降低交易表現。
市場情緒如何在不同資產類別(外匯、股票、商品)中有所不同?
- 外匯(Forex):市場情緒主要受宏觀經濟數據、利率變動與央行政策影響,例如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或降息將直接影響貨幣對的市場情緒。
- 股票(Stocks):企業財報、公司新聞及整體經濟指標(如GDP、通膨率)是影響市場情緒的主要因素,特別是重大財報公布或市場預期改變時,股價可能出現大幅波動。
- 商品(Commodities):供需因素、地緣政治風險與全球貿易狀況決定市場情緒,例如OPEC的產量決策會影響石油價格,而全球經濟放緩可能降低金屬與農產品需求。
市場情緒對短線交易與長線交易的影響
- 短線交易(Short-Term Trading):市場情緒對短線交易的影響極大,因為交易者會利用市場情緒的快速變化進行高頻交易,例如當新聞影響市場情緒時,日內交易者(Day Traders)可能在短時間內進出市場。
- 長線交易(Long-Term Trading):長期投資主要基於基本面分析,但市場情緒仍可能影響市場走勢。例如,長期樂觀情緒可能推動資產價格持續上漲,而長期悲觀情緒則可能抑制市場發展。
市場情緒分析能預測市場崩盤或修正嗎?
市場情緒分析可以提供市場崩盤或修正的預警信號,例如:
- VIX波動率指數大幅上升,顯示市場恐慌情緒增加。
- 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處於極端貪婪或極端恐懼水平,可能預示市場即將反轉。
然而,市場情緒無法單獨作為預測市場崩盤的可靠工具,交易者應結合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以獲得更準確的市場預測。
如何將市場情緒分析融入交易策略?
交易者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將市場情緒分析納入交易策略:
1.
- 定期查看VIX指數、Put/Call比率或投資者信心調查,以評估市場多空情緒。
2.
- 透過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來驗證市場情緒,避免單一情緒指標帶來的錯誤判斷。
3.
- 隨著市場情緒變化,動態調整交易策略,但仍需維持紀律與風險控管。
日內市場情緒在日內交易與波段交易中的作用
日內交易(Day Trading) :
-
- 波段交易(Swing Trading):
-
最佳的市場情緒數據來源
市場情緒數據可來自以下幾個主要來源:
1. 新聞媒體:
- Bloomberg(彭博)、Reuters(路透社)、CNBC(美國財經新聞)提供即時市場資訊與分析。
2. 市場情緒調查:
- AAII(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Investors Intelligence 等機構定期發布投資者情緒報告。
3. 社交媒體:
- Twitter(X)、Reddit、StockTwits 等平台可提供交易者的即時市場觀點,但需謹慎辨別真偽資訊。
4. 市場數據平台:
- Pepperstone、TradingView 等專業交易平台提供市場情緒指標、即時圖表與數據分析。
市場情緒在交易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影響資產價格的短期波動與長期趨勢。然而,市場情緒分析不應單獨作為交易決策依據,而應與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結合使用。
透過監測市場情緒指標、關注新聞媒體報導,以及結合市場數據,交易者能更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提高交易策略的精確度,從而在市場波動中找到獲利機會。
此處提供的資料並未按照旨在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法律要求準備,因此被視為行銷傳播。雖然在投資研究傳播之前不受任何交易禁令的約束,但我們在向客戶提供研究之前不會尋求利用任何優勢。Pepperstone 並不代表此處提供的資料是準確的、最新的或完整的,因此不應被依賴。該訊息,無論是否來自第三方,均不應被視為推薦;或購買或出售的要約;或招攬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或參與任何特定的交易策略。它沒有考慮讀者的財務狀況或投資目標。我們建議任何閱讀此內容的讀者尋求自己的建議。未經 Pepperstone 批准,不得複製或重新散佈此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