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基本分析的基礎概念
基本分析是一種透過觀察經濟、財務及地緣政治因素,來評估資產內在價值的方法。這種方式讓交易者能做出更具根據的決策,除了技術指標與市場情緒之外,提供更全面的市場理解。

交易中的基本分析是什麼?
基本分析是一種用來評估資產價值的方法,透過分析背後的經濟與財務因素來判斷資產的合理價位。這些因素可能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通脹率、利率、就業數據及企業財報等。
簡而言之,基本分析著眼於「整體大環境」,用以判斷某項資產是被高估、低估,還是估值合理。
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的差異
技術分析是透過觀察過去的價格走勢,預測未來市場的可能方向;而基本分析則深入探討這些價格變動背後的原因,聚焦於可能影響未來供需的經濟與市場因素。
簡單來說,基本分析關注的是價格變動背後的「為什麼」,而技術分析則偏重於「什麼時候」與「什麼情況」。兩者各有優勢,許多交易者會將這兩種方法結合,以建立更全面的交易策略。
想進一步了解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的差異,可參考 Pepperstone 的完整指南。
基本分析的核心要素
無論是在外匯還是股票市場中,基本分析包含幾個關鍵要素,是交易者必須掌握的核心知識:
經濟指標
經濟指標是評估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重要數據,對外匯交易尤為關鍵,包括:
- 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一國整體經濟產出,是經濟增長的核心指標。
- 失業率:反映勞動市場狀況,失業率過高可能抑制消費與經濟活動。
- 通脹率(CPI、PPI):衡量物價變動趨勢,會影響央行的貨幣政策並間接牽動貨幣價值。
- 利率:由央行設定,利率變動會影響資金流動與匯率波動。
- 貿易收支:出口與進口之間的差額,顯示一國是處於貿易順差還是逆差狀態,對貨幣需求有直接影響。
公司財務狀況(適用於股票交易)
在股票交易中,了解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至關重要:
- 財報:公司每季發布的財報揭示其盈利能力、營收與支出狀況。在美國,上市公司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定期提交財務報表與相關揭露文件。投資人可透過 SEC 的線上資料庫 EDGAR 免費查閱這些檔案,以便做出更有根據的投資決策。
- 本益比(P/E Ratio):衡量股票價值的常見指標,用來比較公司股價與其每股盈餘。
- 營收成長:營收持續上升通常代表企業擴大市佔率或產品銷售改善。
- 負債水準:過高的負債可能壓縮公司資金運用空間,對股價造成壓力。
央行政策
央行透過貨幣政策深遠地影響匯率。交易者需密切關注各大央行(如美聯儲、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日本央行)的聲明與動向,因為利率調整或量化寬鬆措施(QE)會直接改變貨幣的市場價值。
地緣政治事件
政治局勢、戰爭、天災或政策變動,皆可能對股市與匯市造成重大影響。舉例來說,貿易摩擦、經濟制裁或地區不穩,往往會削弱市場信心並衝擊資產估值。
全球事件
例如疫情、貿易戰與氣候災難等,可能擾亂全球供應鏈與經濟成長,進而波及股票與外匯市場。在不確定性升高時,投資人常會進行「避險操作」,將資金轉向被視為較穩定的貨幣,如美元、瑞士法郎或日圓。這類資金流動會進一步影響匯價走勢,甚至加劇市場波動。
經濟指標如何影響外匯交易中的貨幣價格
在外匯市場中,經濟指標是驅動貨幣波動的關鍵因素之一。例如,若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持續增長、失業率下降、消費支出上升,這些現象通常反映出經濟健康且持續擴張。在這種情況下,外國投資者可能會增加對美國資產(如股票與債券)的需求,進而提高對美元的需求。
當市場對美元需求上升時,美元兌其他貨幣的匯率便會走強,使其在全球外匯市場中升值。
相反地,當經濟陷入衰退,情況往往會反轉。若出現經濟收縮、失業率上升與消費支出下降等現象,將削弱投資者對該國資產與貨幣的信心。外國投資者可能會減少持有該國資產,導致該貨幣走貶。
此外,在經濟低迷時,中央銀行通常會採取降息措施以刺激經濟,而利率下調也會進一步壓低該國貨幣的價值。
利率如何影響貨幣價值?
在外匯基本面分析中,利率或許是最具影響力的因素之一。當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上調利率時,該國貨幣對於尋求更高收益的投資者來說會變得更具吸引力,從而推高該貨幣的需求與價值。反之,若利率下調,則貨幣吸引力下降,可能導致貶值。
例如,美國聯準會(Fed)在 2018 年四度升息,使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升值,因為全球投資者爭相轉向美元資產以追求更高利息報酬。
通脹率與其對外匯市場的影響
通脹會直接影響貨幣的購買力。若某國的通脹過快上升,其中央銀行可能會選擇升息來為經濟降溫,這通常會推升該國貨幣的價值。但若通脹過低,央行可能會降息以刺激消費與投資,進而削弱該貨幣。
2022 年期間,美國通脹飆升至逾 40 年新高,主因包括供應鏈瓶頸、能源價格高漲以及疫情後的需求反彈。
為應對通脹,美國聯準會大幅升息,市場預期更高利率將吸引更多外資流入美元資產,進一步推高美元需求與匯率。相較之下,日本的通脹水平相對溫和,日本銀行(BoJ)維持超寬鬆政策,未進行升息。這種貨幣政策的落差導致日圓大幅貶值。至 2022 年 10 月,美元兌日圓匯率已升至 32 年新高,約 1 美元兌 150 日圓。這個例子清楚顯示,通脹與央行對應政策對外匯市場有顯著影響。
財報如何影響股價?
在股票交易中,企業財報是關鍵參考指標。若一家公司公佈的財報亮眼,營收與獲利表現超出預期,通常會吸引投資者買入並推升股價。反之,若財報未達市場預期,則可能引發股價下跌。
舉例來說,Amazon(AMZN)在 2020 年第 4 季財報中公佈營收年增 44%,遠超市場預期,促使股價強勁上漲。相對地,Netflix(NFLX)在 2022 年 1 月公佈的第 4 季財報顯示訂閱戶增長未達預期,加上市場對通脹升溫與緊縮政策的憂慮,導致 Netflix 股價大幅下跌,並波及整體科技股市場。
要掌握財報時間表,可參考 TradingView 的全球財報行事曆,幫助交易者掌握關鍵公司即將公佈財報的時點,從而評估潛在的市場波動。Pepperstone 亦提供相關企業財報分析資訊,助您做出更精明的交易決策。
如何辨識高估與低估的資產
辨識被高估或低估的貨幣與股票,關鍵在於將其市場價格與內在價值(或稱合理價值)進行比較。
貨幣:如何評估是否高估或低估
交易者常透過以下兩種經濟概念來判斷一種貨幣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 購買力平價(PPP):比較不同國家購買同一籃商品的成本,若某貨幣的匯率遠高於其PPP所顯示的價值,可能代表該貨幣被高估。
- 實質有效匯率(REER):納入通膨與貿易關係因素,衡量一種貨幣的整體競爭力。若一個貨幣的市場價格遠高於其PPP與REER,可能顯示其高估,反之則可能低估。
世界銀行提供 REER 數據庫,讓交易者用以比較各國貨幣的相對估值。
股票:如何找出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
可使用如 Finviz 和 TradingView 等平台,透過篩選器找出具有異常本益比(P/E Ratio)、高殖利率或特定市值的股票。這些平台支援客製化篩選條件,幫助用戶找出根據基本面評估被低估的潛力股。
貿易收支在外匯交易中的意義
一個國家的貿易收支可以反映其經濟實力:
- 貿易順差(出口大於進口):通常對該國貨幣有利,因為外國買家需兌換貨幣購買該國商品,從而提高貨幣需求與匯率。
- 貿易逆差(進口大於出口):可能削弱該國貨幣,因需求減少。
以澳洲為例,其經濟高度依賴商品出口,特別是鐵礦砂與煤炭。當來自中國的需求強勁,貿易順差擴大,則澳幣(AUD)通常會走強。反之,當需求下滑導致貿易逆差,澳幣也常隨之貶值。因此,貿易收支與匯率的關聯性,是外匯交易的重要參考。
如何利用基本面分析預測長期趨勢
基本面分析最大的優勢之一,是能幫助交易者預測市場的長期走勢。透過評估整體經濟狀況,交易者可以找出被低估或高估的資產並提早布局。例如在經濟擴張期間,市場普遍預期貨幣將升值;反之,在經濟衰退時,則可能走貶。
基本面分析的限制
儘管基本面分析能提供長期價值評估,它也有一定局限性:
- 市場情緒或突發事件可能導致價格短期脫離基本面。
- 並非所有公司都會完整披露財務資訊,容易造成資訊落差。
- 基本面分析較難提供精確的進出場時機,因此許多交易者會搭配技術分析,綜合運用。
多久應該檢視一次基本面數據?
檢視基本面數據的頻率取決於你的交易風格:
- 長線交易者:通常每週檢視一次經濟數據或等重大報告發布時再檢查即可。
- 短線交易者:可能需要每天監控經濟數據,掌握即時市場波動帶來的交易機會。
建立基本面交易策略的步驟
以下是制定基本面分析交易策略的核心要素:
1. 經濟指標追蹤
- 關注GDP增長、通膨率、就業數據等,以評估貨幣或股市的強弱。
- 例如:若GDP與就業同步增長,可能代表該國經濟強勁,帶動股市或貨幣升值。
2. 公司財務健康
- 查看企業財報、現金流與負債水平。
- 例如:偏好投資於盈餘成長穩健、負債比率低的企業。
3. 利率政策
- 關注央行利率決策。利率上升通常會吸引外資,推升本國貨幣。
- 例如:若一國升息,該國貨幣往往會升值。
4. 使用經濟日曆
- 利用經濟日曆追蹤即將發布的重要數據,如非農就業(NFP)、CPI等。
5. 納入重大新聞與地緣政治風險
- 分析貿易協議、政局不穩、戰爭風險等,這些都會對市場產生實質影響。
6. 長線價值導向
- 選擇長期看來被低估的資產,偏向中長期持有與布局。
7. 結合技術分析
- 利用技術指標(如移動平均線)來輔助找出入場與出場時機。
推薦的基本面資料與研究來源
要做好基本面分析,依靠可靠的資訊來源至關重要。以下是建議的主要平台與機構:
財經新聞網站
- Bloomberg:提供全球市場新聞、經濟數據與深入分析。
- Reuters 路透社:即時市場快訊與經濟數據解讀。
- PiQ:聚合來自超過100個來源的即時數據與快訊(含路透與彭博),部分免費開放。
專家評論
- 專業評論能協助解讀央行動向與市場反應。
- Pepperstone 團隊每週會發布重大市場事件預測。
- 建議追蹤分析師 Chris Weston(@ChrisWeston_PS) 和 Michael Brown(@MrMBrown) 在 X(原Twitter)上的即時分析。
官方經濟研究機構
- FRED(美國聯準會數據庫):提供完整的經濟指標歷史資料。
- 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發布官方GDP與個人收入等資料。
-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專注研究經濟週期與衰退。
-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英國官方統計數據來源。
- 歐盟統計局(Eurostat):提供歐盟成員國的統一統計資訊。
金融研究平台
- Morningstar:深入分析股票、共同基金等投資標的。
- S&P Global:全球市場評級與研究報告。
- FactSet:提供經濟預測與產業洞察。
經濟日曆工具
- Pepperstone 亦提供重要經濟事件與預測日曆,便於提前規劃交易策略。
此處提供的資料並未按照旨在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法律要求準備,因此被視為行銷傳播。雖然在投資研究傳播之前不受任何交易禁令的約束,但我們在向客戶提供研究之前不會尋求利用任何優勢。Pepperstone 並不代表此處提供的資料是準確的、最新的或完整的,因此不應被依賴。該訊息,無論是否來自第三方,均不應被視為推薦;或購買或出售的要約;或招攬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或參與任何特定的交易策略。它沒有考慮讀者的財務狀況或投資目標。我們建議任何閱讀此內容的讀者尋求自己的建議。未經 Pepperstone 批准,不得複製或重新散佈此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