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價合約(CFD)是複雜的工具,由於槓桿作用,存在快速虧損的高風險。81.3% 的散戶投資者在與該提供商進行差價合約交易時賬戶虧損。 您應該考慮自己是否了解差價合約的原理,以及是否有承受資金損失的高風險的能力。

China

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中國準備反制

Dilin Wu
研究策略師
2024年5月30日
5月14日,美國白宮宣布提高部分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主要包括電動車、半導體晶片,和鋰離子電池等。不難看出,新關稅針對一系列戰略產業而設定,其中加徵最多也最受關注的無疑是電動車,關稅從先前的25%大幅提高到100%。

然而,市場對這利空消息的反應卻十分有限。政策發布當天,CN50和HK50僅分別回撤0.46%和0.84%,特別是該消息並未扭轉後者4月中旬到5月中旬的上漲勢頭,HK50兩天後收於週期高點19,697.6。

Preview

雖然衝擊暫時沒有引發市場的恐慌情緒,但我們依然需要思考:對美關稅提高本身對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如果美國的關稅調高影響其他經濟體對華稅收政策,將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什麼挑戰?以及中國方面有多大可能性反制?

中國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

10年之前,當局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經之路」。由於持續不斷政策支持和國內車企的技術進步,中國在電動車領域的優勢逐漸擴大。

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的生產和銷售量均接近950萬輛,連續第9年領先全球,市佔率達31.6%。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日益成為驅動中國出口成長的主要力量。去年出口量達177.3萬輛,相當於年增67.1%。而2024年第一季,出口成長率年漲幅為23.8%,貢獻了4.3%的年化貿易順差。

5年之前,每當我們提到新能源車,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名字可能是特斯拉。但現在,反映出的關鍵字不知不覺間已經變成了比亞迪和蔚來等等。

以比亞迪為例,其2023年第四季的銷售額首次超過特斯拉,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生產巨頭。今年第一季業績表現上,比亞迪淨利較上年同期成長10%,營收成長4%。雖然因為大幅降價而低於市場共識,但電池成本的降低年增率70%的研發費用使得毛利率創21.9%的歷史新高。

總而言之,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世界市場上展現強勁競爭力,對於拉動出口和帶動中國經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短期影響有限,政治色彩濃厚

我認為美國加徵關稅對中國經濟增漲的短期影響十分有限,因為美國並非中國電動車的主要出口地區。

美國僅佔中國電動車、積體電路和太陽能電池出口的不到2%。新的關稅調漲僅影響中國每年對美出口的約4%和2023年中國出口總額的0.5%。儘管這次關稅調整也適用於以在墨西哥設廠為跳板,進入北美市場的企業,但中國電動車產業的佈局重點顯然不在美國。

相較於中國本土車企,加徵關稅對特斯拉、沃爾沃,和德國「BBA」品牌的電動車影響較大。他們在中國設廠進行零件生產和組裝,但卻在美國有大量客戶基礎。

在我看來,美國對一系列中國商品提高關稅的行為,其政治意義大於實質意義。隨著大選的臨近,拜登政府希望以對華強硬態度贏得選民青睞。

政策或有外溢效應,限制長期成長動能

將貿易限制擴大到其他地區可能會對中國的長期成長造成限制。

歐元區和英國作為主要進口地區,共佔中國電動車、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電池出口量的35%至53%。比起美國,他們的立場和動向重要得多。目前歐盟內部眾說紛紜:義大利工業部長認為歐盟應效仿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法國總統強調”購買歐洲製造的產品”,而德國的反對聲音居多。

6月5日,我們將從歐洲理事會獲悉他們對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的初步結果。如果其中反映出加徵關稅意向,潛在的進口性通膨對脆弱的歐洲經濟無疑是一大威脅。同時,市場也會對出口和新能源產業提振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產生一定擔憂。

再次考慮到11月即將進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如果川普勝出,他可能會全面提高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至60%,而不僅針對中國商品。在當下全球高度互聯的貿易體系下,這種更廣泛的貿易壁壘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大經濟體造成重大衝擊。

6月27日,我們將迎來首場美國總統選舉辯論。拜登很可能提及此次關稅調整,而川普的態度或將會更加激進。屆時,我們可以對未來的貿易環境做出更清晰的判斷。

總而言之,我認為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可能影響到歐元區態度,這種外溢效應是中國下半年需要考慮的風險之一。投資者的情緒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此類事件可能會限制CN50和HK50等相關股指的上漲空間。

美國態度強硬,中國或將反制?

有傳言稱,當局考慮提高對美歐出口中國的大排氣量汽車關稅,從目前的15%上調至25%。同時中國也暗示可能對歐洲葡萄酒和乳製品徵稅。

回顧歷史,2018年7月川普在任期間,曾對所有進口的鋼材和鋁材分別徵收25%及10%的關稅。當時作為反擊,中國於同天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

從波及範圍來看,上次關稅調整涉及約3,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價值遠高於本次影響的180億美元。

我認為當局不會坐視不理,但如果歐洲沒有下一步動作,幹預的緊迫性客觀來講不高。再加上近期增發特別國債,並推出提振房地產市場的舉措,政策制定者可能在應對外部環境的同時,也會專注於本國經濟的發展。

這裡提供的資料並未根據旨在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法律要求進行準備,因此被視為市場營銷溝通。儘管它不受任何在投資研究傳播之前交易的禁制,我們不會在向客戶提供資料之前尋求任何優勢。

Pepperstone不代表這裡提供的材料是準確、及時或完整的,因此不應依賴於此。這些資訊,無論來自第三方與否,不應被視為建議;或者買賣的提議;或者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招攬;或參與任何特定的交易策略。它不考慮讀者的財務狀況或投資目標。我們建議閱讀此內容的讀者尋求自己的建議。未經Pepperstone的批准,不允許複製或重新分發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