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比特币一度冲上历史高点12.6万美元,点燃全球交易员热情。但随后一个半月,价格接连回撤。本周二,比特币盘中最低跌破$90,000,创下自4月底以来的新低。自历史高点算起,最大回撤接近30%,意味着比特币已陷入技术性熊市。

比特币短暂触及10月初以来下行通道的下沿之后,今天早盘回升至$93,000附近。如果多头动能延续,4月下旬的支撑水平 $93,500与 6 月低点 $98,200,有望成为价格在挑战$100,000大关前必须突破的重要阻力。
相反,如果回调加剧,3月局部高点$88,600可能提供短期支撑,而年内低点$74,500则是潜在的关键底部区域。
在多头遭遇重挫,大规模杠杆资金被迫平仓之际,交易员最关注的问题是:是什么因素触发了这轮大规模卖盘?当前下跌仅是短期调整,还是预示长期趋势的反转?
比特币价格本质上受“稀缺性”和“美元流动性”两大因素驱动,而近期下跌的直接催化因素,正是美元流动性收缩。
自鲍威尔强调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以来,多位美联储官员基于通胀仍具黏性,接连释放鹰派信号。此外,政府关门导致经济数据可靠性和及时性受损,使市场在预判美联储下一步行动时仍处于“盲飞”状态,增加了风险定价难度。
结果,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从一个月前的90%以上急降至约40%,2026年降息次数也可能从三次缩减至一次。降息节奏放缓的预期推升美债收益率,比特币等风险资产因此承压。
比特币现货ETF曾是市场的重要支撑,但随着资金大规模流出,这一支撑作用正在减弱。高位获利了结的长期持有者持续兑现收益,而缺乏新资金注入,使市场结构承受更大压力。
SoSoValu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本月现货比特币ETF累计净流出接近34亿美元,其中最大单日流出发生在11月13日,规模约8.7亿美元。曾推动比特币刷新历史高点的机构资金,如贝莱德旗下的IBIT和富达旗下的FBTC,正率先撤资。这已是连续第四周出现资金净流出,若趋势持续或加剧,比特币回调时间可能延长。

与此同时,长期资金亦开始活跃调整仓位。CryptoQuant数据显示,持仓超过155天的长期投资者在过去30天内抛售约81.5万枚比特币,抛售量创2024年1月以来新高。

ETF资金流出与长期投资者抛售叠加,使市场流动性趋紧,短期比特币价格受挫,说明市场信心正面临明显考验。
除了宏观因素外,加密货币市场自身的信任问题也在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2025年10月,美国司法部成功没收了柬埔寨电诈集团持有的12.7万枚比特币,市值约150亿美元,创下全球加密资产没收规模的新纪录。这一事件直接打破了加密资产“绝对安全”的神话,原本被视为终极保护的私钥也未能幸免于执法机构的掌控。
安全性的质疑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信心,直接冲击了加密资产的价值基础,使市场信任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总的来看,这轮比特币回调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流动性紧缩、加密资产安全性挑战,以及交易员情绪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市场目前正在重新评估基本面和流动性状况,因此短期内比特币大幅上攻的空间受到一定约束。
话虽如此,我认为这次回撤更像是短期整理,而非60%-70%暴跌的开端。历史经验显示,比特币牛市主要依靠减半带来的供给收缩与全球流动性扩张的“双引擎”驱动。目前减半已结束,因此流动性成为关键。
随着暴跌后的期货市场完成“杠杆重置”,更健康的仓位结构有助于比特币重新积累上行动能。美国政府重启后,TGA账户约1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将逐步释放,可能提振比特币多头表现。
此外,尽管节奏有所放缓,美联储仍在降息路径上,且12月1日开始将结束缩表。全球经济处于宽松周期,加上监管框架逐步清晰,比特币ETF机构持仓持续扩大,这些因素共同构成长期支撑。
短期来看,交易员面临关键抉择:是认为牛市周期已结束,还是押注流动性逐步释放后市场将迎来更健康的上涨?有两点值得关注:机构持仓情况以及美联储利率路径。
近期,比特币的忠实拥护者MSTR给出了实盘信号——本周一以均价10.2万美元增持8178枚比特币,斥资约8.35亿美元,为市场提供了“买跌”支撑。如果更多机构在回调中抄底,净持有量重新累积,将对比特币上行形成关键助力。
同时,如果非农报告等数据支持美联储12月降息,美元流动性充裕,资金可能涌入风险资产,这将利好比特币;反之,如果美联储采取观望态度,资金回流国债或现金,可能对比特币构成短期压力。
此处提供的材料并未按照旨在促进投资研究独立性的法律要求进行准备,因此被视为营销沟通。虽然它并不受到在投资研究传播之前进行交易的任何禁令,但我们不会在向客户提供信息之前谋求任何优势。
Pepperstone并不保证此处提供的材料准确、及时或完整,因此不应依赖于此。无论是来自第三方还是其他来源的信息,都不应被视为建议;或者购买或出售的要约;或是购买或出售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征求;或是参与任何特定交易策略。它并未考虑读者的财务状况或投资目标。我们建议此内容的读者寻求自己的建议。未经Pepperstone批准,不得复制或重新分发此信息。